菏泽发制品年加工档发可达5000吨,接发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

22

8月29日,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菏泽市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菏泽市发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菏泽市商务局三级调研员杨忠明,鄄城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李言民,鄄城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婷,鄄城县发制品协会会长范殿久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菏泽发制品年加工档发可达5000吨,接发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插图

菏泽发制品产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由鄄城县部分群众走街串巷收购人发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菏泽市发制品产业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从最初的人发原料收购,到如今涵盖档发初加工、发帘编织、高端发套定制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生产,整个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目前,全市发制品加工企业数量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加工档发可达5000吨,发套、发帘、接发等各类发制品3000万件,接发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

2024年全市发制品实现进出口28.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5%。今年1-7月份实现进出口20.29亿元,产品出口市场覆盖北美、欧洲、非洲、南美、东亚、澳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人发制品国际占有率稳居前列,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以贸易新模式拓展国际市场渠道。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推动发制品从“线下出口”向“线上全球卖”转型。目前,鄄城县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制品企业达120多家。菏泽积极引导企业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全球社交平台布局,精准推送产品信息,吸引全球消费者关注。同时积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出海。引进DHL和联邦快递,降低物流成本30%,大大缩短跨境交易周期。部分发制品企业通过“线上跨境销售+海外仓战略+境外市场地推”三位一体布局,出口额持续增长;部分企业践行海内外双轨并行战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现了订单量稳定增加。

以开放平台的建设完善推升产业档次。指导企业坚定践行“传统产业高端发展”理念,以专业化园区重塑产业生态,通过保税仓库、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实现发制品加工出口企业降本增效。通过菏泽保税物流中心进口原材料,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菏泽机场国际货运站的启动运营,使发制品企业进口原料的运输时间缩短2~3天;随着鄄城发制品专业化保税仓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持续推进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管控双发力,推动产业从“物理集聚”向“化学融合”质变,进一步规范经营,更加夯实全球高端真发加工出口基地的根基。

以多元化市场的持续开拓激发发展活力。制定了境外参展、境外商标注册等市场开拓支持政策,指导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市场,构建起多元化的全球市场布局。在稳定北美市场的同时,通过工艺提升和设计创新逐步增加欧洲市场份额;针对日韩等亚洲市场的精致自然需求研发适配产品,成功拓展了部分市场。

今年1至7月份,菏泽市发制品对韩国、欧洲、拉美出口分别增长35.5%、7.6%、511.3%。今年6月份,组织8家发制品企业参加东非(肯尼亚)相关展会,与200余人次专业采购商进行洽谈,达成样品交易额约4万美元,8家企业均与肯尼亚经销商建立联系。此次参展实现了菏泽发制品在东非市场的新突破。

下一步,菏泽市发制品产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国际时尚潮流,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来源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记者 赵晓路)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