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名单正式揭晓,淄博高新区两项成果于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在淄博市入选的3家企业中稳占2/3的份额。山东硅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尺寸高精密陶瓷部件制备及加工专利导航”与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病房服务交互系统专利导航”携手上榜,恰似两朵绽放的创新之花,既彰显着辖区企业在技术创新疆域里的硬核实力,更镌刻着淄博高新区在知识产权培育与转化之路上的深厚积淀。
创新沃土育硕果 专利导航引航向
此次荣耀入选的两大项目,恰是淄博高新区企业深耕细分领域的鲜活注脚。硅元新材的项目如利剑出鞘,聚焦大尺寸高精密陶瓷部件的制备与加工技术领域,通过深度剖析全球专利信息,结合产业发展动态,为公司技术研发路径、专利风险规避及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国产高端陶瓷材料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应用突破;亚华电子的项目则锚定医疗信息化前沿高地,以系统化的专利布局为经纬,编织起覆盖患者需求响应、医护协同调度、数据智能分析的智慧医疗网络,让冰冷的医疗设备生长出“感知温度”的能力,助推医疗服务在智能化、便捷化的赛道上加速迭代升级。这两大项目,一个在传统材料领域打破技术藩篱,一个在医疗新赛道重塑服务范式,以专利为笔、以创新为墨,共同绘就高新区企业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
能够跻身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之列,这些成果的取得,实则是淄博高新区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系统性布局与推进的有力印证。高新区以专利信息深度分析为依托,引导企业精准研发、规避风险,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数据印证实力: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46件,高价值专利1709件,同比增幅分别达11.4%和15.7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190.89件,创新浓度领跑区域。
精耕培育生态 筑牢转化根基
从创新火花到产业动能,需要全链条培育体系护航。淄博高新区通过多维度举措,构建起知识产权转化的坚实基座。
在精准服务方面,淄博高新区深入开展“进千企 解难题 促发展”等专项行动,2024年征集企业知识产权需求56条,定制服务方案12件,开展专题培训4场,针对专利挖掘、布局规划等差异化需求提供“一对一”指导。
产学研协同创新则架起“智力桥梁”,与山东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14家研究院,集聚80余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专利助推,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0余项,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快速走向产业一线。
专利快速预审通道的畅通,更让创新成果加速“变现”。2024年,234家企业通过该通道提交专利申请872件,689件获得授权,直接带动新增销售收入30.45亿元。信通电子等企业在预审员驻厂指导下,将技术构想转化为“铁专利”,创新积极性持续高涨。同时,7件专利密集型产品的认定、27项专利许可协议的达成,让“沉睡专利”苏醒为发展活水。其中,专利密集型产品关联专利144件,平均毛利率达32%,尽显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
破瓶颈激活力 释放知产黄金价值
如何让知识产权从“无形资产”变为“发展资本”?淄博高新区给出了清晰答案。全市首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建立,构建起从技术孵化到金融赋能的完整闭环,汇聚十大核心机构提供全链条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成为企业“解渴”良方,截至目前222家企业通过该渠道获得18.24亿元资金支持,“十四五”期间累计质押贷款达13.34亿元,为创新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品牌建设同样亮点纷呈。以3家商标品牌指导站为节点的网格化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商标服务。其中,“硅元”品牌与淄博高新区商标品牌指导站荣登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辖区国内有效注册商标达1.36万件,拥有驰名商标9件、马德里国际商标56件,品牌矩阵持续壮大。
织密保护网络 护航创新无忧前行
创新成果需要“铁腕保护”。淄博高新区构建起“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的三维联动体系,2024年查办知识产权侵权案件27起,为1起纠纷调解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形成有力震慑。同时,2家省级快速维权工作站、4家保护工作站、5家保护联盟织就立体防护网,2024年为7家企业13件商标开展海外风险检索,成功为1家企业完成海外维权,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
值得关注的是,淄博高新区还建立起区域重点产业专利导航体系,围绕先进陶瓷、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导航项目,指导齐芯微、新华制药等17家企业开展运营类导航,通过专利信息分析为技术研发、风险规避提供策略支撑,加速创新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
从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到获省级督查激励,从近80项专利奖到1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淄博高新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引擎,正书写着创新驱动发展的精彩篇章。在这片创新沃土上,知识产权正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绘就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