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泰安高新区处处迸发着奋进的力量,重点项目建设一派生机盎然。在人工智能上甄机器人及发酵食品高端装备项目现场,施工人员争分夺秒,全力冲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标。该项目由中科恒信智能科技(泰安)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核心产品“仿人上甑机器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将为传统酿造行业注入智能化新动能。
智能赋能提效率 跑出建设“加速度”
站在项目工地上,施工车辆穿梭不息,大型机械高效运转,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在骄阳下勾勒出一幅奋进的图景。项目负责人王一雷介绍:“我们配备了先进的汽车吊和高空曲臂车协同作业,其中,高空曲臂车凭借灵活多变的机械臂,可实现360度全方位伸展旋转,搭配智能防倾斜系统、紧急制动装置等安全配件,极大提升了高空效率和安全保障。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统筹、工序交叉和资源优化,确保建设高速推进。”
据悉,该项目包含6个单体工程,1号车间,装配车间一、二、三、四及科研中心,目前,1号车间钢柱已全部安装到位,屋面钢梁安装正全面推进;装配车间多个区域基础施工已完成至地面标高(±0)。施工采用多线并进模式,3台塔吊在装配车间及科研中心区域协同作业。主体结构施工已全面铺开,核心的1号车间预计8月竣工,较原计划提前20天;人工智能上甄机器人及发酵食品高端装备项目整体工期将提前30天完成。
安全护航为根基 筑牢施工“生命线”
当前,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抢抓工期,各道工序紧密衔接、有序推进。项目团队始终坚守“安全为底线、质量为生命”的理念,运用智慧化管理手段,科学统筹施工安排,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项目团队通过悬挂安全警示条幅、组织应急演练、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开展现场安全自查自纠等方式,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同时,建立“三级安全教育+每日安全晨会”常态化机制,为施工人员配发全套防护装备,确保隐患即查即改。面对夏季高温挑战,项目推行“做两头、歇中间”弹性工作制,错峰开展户外作业;同步加强后勤保障,足量储备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防暑物资,全方位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安全。正如项目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既要跑出建设‘加速度’,更要守牢安全‘生命线’。”
技术突破显实力 铸造行业“硬内核”
该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中科恒信的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主导产品“仿人上甑机器人”,成功攻克了酒醅料面蒸汽高度探测、机器人动作自动编程等关键技术难题,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已在老白干、洋河、口子窖、古井贡酒、仰韶酒业等近40家名优酒厂使用。
中科恒信技术实力雄厚,研发团队融合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和丰富实战经验。其成果源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承担了多项山东省级科研课题。公司已拥有1项国内领先的山东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和14项授权发明专利。
“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研发到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王一雷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项目的加速落地,中科恒信的创新成果正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驱动传统酿造产业智能升级,为泰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服务保障有温度 畅通项目“快车道”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泰安高新区高效的全链条精准服务。“遇到问题,相关部门总是第一时间联合响应。像解决地槽验收难题、市政设施协调等,效率非常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保姆式’服务的温度。”王一雷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泰安高新区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链专班围绕人工智能上甄机器人及发酵食品高端装备项目,构建起全流程服务体系。从项目招拍挂启动,到土地规划审批、土地证申领、建设规划许可及施工许可证办理,均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实现手续办理无缝衔接。与此同时,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各单体地槽验收、厂区出入口开设、绿化苗木迁移及道路指示牌调整等关键节点,多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组建专项工作小组,以“现场办公+限时办结”模式快速响应。全链条服务机制有效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为实现早日投产奠定坚实基础。(来源 泰安高新区,作者 吴志竟、王成红)